- 李克强:留住乡村医生,比建大医院更有效
- 发布时间:2015-01-21 10:52 | 作者:admin | 来源:未知 | 浏览:1200 次
-
李克强:每千人至少配1名乡村医生 提高村医待遇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署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更好保障农村居民身体健康,讨论通过《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李克强在会议上强调乡村医生的重要性,确定原则上按照每千服务人口不少于1名的标准在全国配备乡村医生。他表示要让乡村医生的岗位真正变得“有吸引力”,要千方百计提高他们的待遇,让有能力的村医乐意留在乡村。
会议认为,乡村医生是最贴近亿万农村居民的健康“守护人”。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升医疗技能,关心他们的生活和成长,对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社会公平,让农村居民获得便捷、价廉、安全的基本医疗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李克强1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第四次全体会议
在偏远山区村医发挥的作用,城市公立医院替代不了
讨论研究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时,李克强说,这既符合“预防为主”的医疗卫生方针,也更方便农村居民就近、便宜就医。
“2009年,我们统计的村医数量只有100万,现在已经达到130万,这充分说明农村居民对村医有巨大的需求。”李克强说,“我到一些地区考察时看到,有些上千人的村庄就一个村医,村民们对村医甚至有点"奉若神明"。有些村医看上去年纪并不大,但村民们一律以尊称称呼。”
此前在基层调研考察时,李克强就曾称赞村医让老乡“足不出村就能看上病,地方近、花钱少,是老百姓的"健康卫士"。19日的常务会议上,李克强强调,中国仍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力发展乡村医生,切合现阶段农村居民的需求。
总理说:“中国如此之大,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在许多偏远的山区、道路交通不方便的地方,村医发挥的作用,城市公立医院替代不了。”
因此会议确定
原则上按照每千服务人口不少于1名的标准在全国配备乡村医生。
采取公建民营、政府补助等方式,支持村卫生室建设和设备购置。
政府在乡村医生培训上多花点钱,我觉得值得!
针对文件中“规范开展乡村医生岗位培训”的内容,李克强指出,要加大力度提高对乡村医生的免费培训和脱产进修。对大专以上学历的乡村医生提供到省市大医院培训的机会。面向村卫生室免费定向培养3年制中、高职医学生。支持更多在岗乡村医生进入中高等医学院校接受学历教育。建立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制度。
“现在材料里面写的,培训主要依托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中心乡镇卫生院,这个可以再开拓一点,力度再大一点。那些有一定学历的村医,也可以直接到省市医院去培训嘛!”总理说。
李克强概括,乡村医生现在面临两大问题,一是整体待遇低、缺乏吸引力;二是自身水平不高、有待进一步提高。他强调,加强对村医培训,事实上是政府提供的必要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我在基层调研考察时,看到好几个大专生,毕业后回到自己家乡当村医。他们有这个志向为父老乡亲服务,我们就该多为他们多提供点条件。”李克强说,“政府在这方面多花点钱,我觉得值得!这比一味花钱建大医院的效用更高。”
要千方百计提高乡村医生待遇,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去年3月,李克强在内蒙古赤峰市考察当地一家村卫生所时发现,两位父子村医收入十分微薄,在为村民看病之余还要靠种地补贴家用、维持生计。了解到这一情形非常普遍后,李克强当即与随行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协商并在随后的会上达成一致意见:将
当年财政新增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费,全部用来补贴村医。
19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决定,将2015年财政新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全部用于补贴村医。
总理强调,发展村医不能采用政府“养人”的办法,主要应该依靠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一方面,要切实保障乡村医生的合理收入,另一方面,还要提高乡村医生的养老待遇。
“中国有六七亿农民,其中相当大一部分看病主要依靠乡村医生。那些很偏僻的山村,老乡们很难走上几十里地去镇上看病,主要依靠村医。”李克强说,“要千方百计提高乡村医生待遇,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会议通过《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明确重点任务
除了对于乡村医生的重视,会议指出,当前我国已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要继续深化改革,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尽可能让群众少花钱、更方便,有效预防和治疗疾病。会议通过《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明确了以下重点任务。
一是分级设置各类公立医院,县级原则上设1个县办综合性医院和1个中医类医院,地市级和省级按人口规模合理设置地市办和省办的综合性医院。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探索建立跨区域医疗卫生机构。
二是大力发展社会办医。鼓励社会力量与公立医院共同举办新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支持发展专业性医院管理集团。放宽中外合资、合作办医条件。
三是科学布局优质医疗资源,合理确定公立医院床位数、大型设备配置等,支持社会办医院扩大床位规模。优先加强县级医院服务能力,支持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
四是强化功能布局与分工协作,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承担首诊、康复和护理等服务,分流公立医院普通门诊。整合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坚持中西医并重,鼓励发展远程医疗。
五是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破除以药补医,理顺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离,让医疗服务更好为群众除患解忧。